滕老师则给我们例举了大量的试卷实例,说明阅读题的命题来自课内与课外,怎样有效落实课内外知识能力点的训练与提升,以及命题如何依据课标学段要求,紧扣语文要素,选好阅读材料,关注阅读梯度等方面说明了阅读命题研制需要关注的要素。
阅读体系庞大,我们要从整体出发,树立整体意识,建立知识关联,筛选合适的文本群,搭建阅读链,进行整体构思立意。
何老师从“为什么考”“考什么”“怎么考”三方面交流了自己对命题研制的一些思考。考试是一种评价手段,评价是为了考查学生实现课程目标的程度,检验和改进学生的学习,也可以反馈教师的教学,促进教师改善课程设计,完善教学过程。这就是为什么要考。她全面梳理了中高段的语文要素、课标学段要求,结合双向细目表,从书写、语文基础、文本阅读、书面表达这四方面说明了考试要考什么。怎么考?她以自己命制的一份试题作为实例,分析各种题型命题的依据——相对应的课标学段要求,相匹配的层级要求,需落实的语文要素。语文命题要关联教材内容,明晰检测目标;理解编者意图,落实语文要素;理清能力层级,检测真实水平;板块主题统一,体现设计理念。
章合杰老师从“作业现状聚焦”“作业现状原因分析”“作业布置有效性思考”“找回理智做出改变”这四方面解读了作业布置的有效性,分享了他对“轻负高效”作业布置的几点思考”。只有合适合理的作业布置,才能让学生从题海中脱身,卸下重负的行囊,轻装上阵,达成学习的“轻负高效”。
李老师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从阅读、写作、积累背诵和书法这四方面与我们分享了她教学实践的情况。她讲述了自己六年来如何引导学生进行书写练习,如何引导学生阅读写作,并让学生的书法、阅读笔记、写作练习本编辑成册,让这些成长的痕迹永远滋润着他们的生命。她那踏实的教学,那细致的指导,那不悔的坚持,集腋成裘,聚沙成塔,优秀也就在这样的坚持中脱颖而出。
简翠华组长总结说,如何充分发挥命题评价的可行性与有效性,让命题真正诊断、反馈、激励老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做到教学评一致,六年级老师做出了高屋建瓴、深入浅出地阐述。
崔允漷(huò)在《基于课程标准,让教学“回家”》中说:“基于课程标准,追求目标——教学——评价的一致性,才能让离家的教学回家。”只有“教学评一致”,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学,改善老师的教。
这次活动虽然时间不长,但是别开生面,让大家收获满满。我们相信,只要不断地探索努力,语文教学一定会展现一片美丽的蓝天!
来源:乐清市知临寄宿学校小学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