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方便村里掌握点上的具体信息,智能化管理平台对面上决策也十分有帮助。磐石镇环卫所负责人赵洁告诉记者,智能化平台还会对全镇一周内的垃圾总量和整体投放情况进行分析,方便他们掌握全镇数据,及时做出调整收运计划等决策。
赵洁介绍,今年7月,磐石镇率先在新城村东社片、河南村沿河小区推广垃圾分类智能化管理工作,在这两处投放了总计303个装了智能芯片的分类垃圾桶,将其纳入智能化管理平台,并采取每天两次定时上门收运的方式,进一步推广垃圾分类工作,强化村民分类意识。
为细致做好垃圾分类工作,该镇还扩大了环卫力量,聘请第三方公司对各村开展专业化的垃圾分类引导,努力实现垃圾分类处理系统化、科学化、全域化,形成“宣传引导、分类指导、责任督导”三管齐下的推进机制,让垃圾分类成为群众生活习惯和自觉行动。在做好前端收运普及推广工作的同时,磐石镇还加强了末端处理的规范化,充分发挥磐石镇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中心的作用,由第三方公司实行保洁、收运、处理“一盘棋”管理,厘清责任,确保分类收集、分类处置落实到位。
走进工贸城小区,垃圾分类的宣传标语、公益广告随处可见。在小区入口处的一个垃圾分类收集点,四色垃圾桶一字排开。这里自去年实施撤桶并点工作后,垃圾投放采取定时定点设桶收运的模式,时间为每天6时到9时以及下午4时到8时。在现场,同样能看到督导员“手把手”指导分类的身影。
“为纵深推进全域垃圾分类工作,我们推出了‘2+2+1’督导宣传模式。”该镇相关负责人介绍,督导宣传队伍由2名督导员、2名党员干部和1名“一肩挑”干部组成,在垃圾收运过程中,这支队伍不定时开展巡管,向村民面对面宣传垃圾分类,实时发现和清理垃圾、及时沟通处理工作中的难点疑点,从而促进垃圾分类工作有效落实。经过“送上门”“手把手”的宣传推广,居民们对垃圾分类的知晓度和认可度有了明显提高,大家参与垃圾分类的积极性也大大提升。
与此同时,磐石镇创新垃圾分类宣传模式,创作了垃圾分类主题的方言莲花节目,并制作视频在网络平台播出,通过“线上+线下”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宣传推广垃圾分类,还在学校、企业等地针对不同人群开展垃圾分类宣传“八进”活动,积极引导他们形成垃圾分类意识。此外,磐石镇在主干道布置大型宣传广告牌,在网络平台、商户LED宣传屏、公交站台、企事业单位、村宣传栏增加宣传广告,营造了浓厚的宣传氛围。
“接下来,我们将继续加大宣传力度,并逐步扩大垃圾分类智能化管理工作,让垃圾分类在农村也能落地生根。”该镇相关负责人表示。
来源:卫城磐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