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清上班族网

标题: 《分享记忆中的童年》时光一去不复返 [打印本页]

作者: Jinzzlachanj    时间: 2022-5-26 10:38
标题: 《分享记忆中的童年》时光一去不复返
本帖最后由 Jinzzlachanj 于 2022-5-29 13:36 编辑


外婆我想吃您做的粽子了。

在我的印象中小时候没怎么过儿童节,但是记忆中的童年有很多快乐。
朋友说,当现在的小孩太累了,有那么多这个班那个班要上,想想我们的童年,那才叫童年哪!

小时候我们爬树玩水摘果,在小河里捉鱼,在田野间小路上跳跃……我们浸泡在大自然中,风火水土、植物动物、阳光河水微风都是玩伴。



通过童年追忆,去看真正留在一个小孩心里的快乐是怎样的画面;去看童年的游戏怎样带给一个孩子关于生命和爱的启蒙;

去看哪些事件给到一个孩子精神上的巨大支持;去感受哪些情景让一个人一辈子任何时候想起来就觉得温暖;去品味一个儿童的成长真正需要的是什么。

现在记忆中最幸福的时刻大概是八九岁的样子,想起那个场景觉得应该是《summer》。因为那时正值夏天,大树枝繁叶茂,太阳火辣辣的,偶尔在大树下有阵阵风吹来,凉爽极了。



在一个午后,吆喝了三五成群的伙伴,主要还有大哥哥带领,就那样得意洋洋地出去玩耍。

我们与其说是玩耍不如说去撒野,我们走在田野间,听着蝉鸣,笑声不断,时隔多年已经想不起为何那么开心,但那种朦朦胧胧的快乐却一直在心间流淌。

乡下田边有还未建好的房子根基,我们就在那一个又一个格子之间窜上窜下,夏天的炎热感早已抛之脑后。

小时候田里正好有水,玩累了热了我们就去田里洗脚。记忆最深刻的当属贪恋凉爽的我竟然脚踩在田里越陷越深,拔不出来,甚至凉鞋也不知去向。一边开心着,一边担心回家被妈妈骂,但还是开心占了上风。



关于那个夏天,那些伙伴,那只不知去向的凉鞋,现在回想起都会嘴角上扬。

小时候开心的事有很多,记忆深刻的是外公带给我的温暖和智慧。

那时我总是坐在爷爷的二郎腿上,爷爷悠起他的腿给我做一个“秋千”,一边悠一边亲切地跟我说话,房间飘散着爷爷喜爱的叶子烟雾。

外公对我总是很有耐心。三四岁的我上学离开时,外公用他的手抚顺我短短的头发;上街时,我拿着喜爱的零食就要跑,外公给我付钱,眼神里没有责备都是喜爱的目光;吃饭时,外公和我一起写字、编竹筐,把我介绍给他的朋友们,说我是一个小天使。

外公、外婆那样有爱、柔和、温暖的目光和陪伴,他心底的善良和睿智,滋养了我的整个童年和人生。



如果说我可以给这个世界带来光亮,我可以带给他人温暖和支持,我有勇气面对自己遇到的困难和功课,一定有很多很多是亲爱的外公给我种下的善良、美好、爱的种子。

爷爷、奶奶、外公、外婆,虽然从来没和你们说过,但是我爱你们。

我大概五、六岁那年第一次吃羊肉串。那时候我对食物的认识只停留在炒、煮和炖,爸妈没有在外面吃饭的习惯,扎堆聚餐也是在家中厨房做饭,让我认为食物都是在自家厨房里制作的。


作者: 苏心何    时间: 2022-5-26 16:11
本帖已参与乐清上班族有奖征文活动!有机会赢好礼哦~
http://bbs.5iyq.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109100
作者: suyinye    时间: 2022-5-26 20:32
很有时代感
作者: 上帝不宠我    时间: 2022-5-26 21:36
94年的小伙子怎么感概的像64年似的
作者: 叶已秋声    时间: 2022-5-26 22:13
幸福的人儿
作者: 可测    时间: 2022-5-27 12:30
以前都是相馆摆拍
作者: yq240360268    时间: 2022-5-28 18:45
喜欢九十年代的那个时代
作者: Jinzzlachanj    时间: 2022-5-29 13:37
上帝不宠我 发表于 2022-05-26 21:36
94年的小伙子怎么感概的像64年似的

啥。。这就是九几年拍的
作者: Jinzzlachanj    时间: 2022-5-29 13:37
yq240360268 发表于 2022-05-28 18:45
喜欢九十年代的那个时代

是的,我也很喜欢那个年代,一切都很简单纯粹
作者: Jinzzlachanj    时间: 2022-5-29 13:38
可测 发表于 2022-05-27 12:30
以前都是相馆摆拍

也有生活照
作者: Jinzzlachanj    时间: 2022-5-29 13:38
suyinye 发表于 2022-05-26 20:32
很有时代感

是啊
作者: 慕非    时间: 2022-6-4 22:33
喜欢儿时的5毛




欢迎光临 乐清上班族网 (http://bbs.5iyq.com/) Powered by Discuz! X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