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清上班族网
标题:
反复头痛20余年,竟因心脏上有个“眼” 人民医院心脑医生联合为患者心脏撑起“小伞”
[打印本页]
作者:
乐清之窗
时间:
2022-7-22 20:55
标题:
反复头痛20余年,竟因心脏上有个“眼” 人民医院心脑医生联合为患者心脏撑起“小伞”
7月18日,我院心内科成功为一名卵圆孔未闭患者实施了介入封堵术,解除了长期困扰患者的头痛问题。该心脏微创手术的开展,标志着我院心血管内科的结构性心脏病诊治技术得到了进一步提升。那么,头痛“医”心,这是为什么呢?
反复头痛20余年,竟因心脏上有个“眼”
患者刘先生今年39岁,20余年前开始出现无明显诱因的偏头痛,伴心慌、气短,每次持续数十分钟后自行缓解。这一症状间断性发作,频繁时每月发作3—4次。刘先生多处求医,多次做头颅CT及磁共振检查均未见异常。今年6月,刘先生头痛发作频率及程度较之前明显加重,便来到我院神经内科门诊就诊。
经过相关检查后,神经内科医生排除了刘先生神经系统的器质性病变,考虑到其偏头痛可能是卵圆孔未闭所致。在神经内科医生的建议下,刘先生进行了食道超声探查,结果显示:房间隔中部可见一宽约1.5毫米的斜行裂隙,发泡试验证实存在右向左分流,被确诊为“先天性心脏病,卵圆孔未闭”。图片
精准施治,小切口解决大问题
刘先生入住我院心内科病房后,在心内科虞旭东主任和介入科戈睿佗主任的指导下,金可可主治医师和张生长副主任医师为他施行了卵圆孔未闭封堵术。术中,医护团队通过一根导管,从患者右侧股静脉通过人体自身血管和心脏路径,将封堵器送达心脏卵圆孔未闭处,再释放封堵器。封堵器就像一把“小伞”,撑开在卵圆孔未闭合处,不用开刀手术,就把这个小孔封堵上了。
https://mpvideo.qpic.cn/0b2ecuaawaaa4aahxvwxhjrfafodbmkqacya.f10002.mp4?dis_k=a252bc6ee487593d06411d64cbb19dd5&dis_t=1658494564&vid=wxv_2494672275045220353&format_id=10002&support_redirect=0&mmversion=false
封堵器操作过程
这是我院心血管内科开展的首例“卵圆孔未闭封堵术”,整台手术全程只耗时半小时,术后患者仅右侧腹股沟处留下一处长约5毫米的手术创口。术后第二天,刘先生精神状态良好,活动自如。目前,刘先生头痛的症状已基本得以缓解,直言整个人感觉神清气爽。
(, 下载次数: 15)
上传
点击文件名下载附件
卵圆孔未闭临床并不少见,应引起重视
卵圆孔是胚胎时期心脏房间隔的一个生理性通道,出生后大多数人原发隔和继发隔相互靠近、粘连、融合,逐渐形成永久性房间隔,若未融合则形成卵圆孔未闭。
卵圆孔未闭发生率较高,约有1/4的成人存在卵圆孔未闭,是不明原因脑卒中、偏头痛、矛盾性栓塞等疾病的病因之一。大部分卵圆孔未闭者没有症状,部分人可使得血凝块从右心系统进入到左心系统,最后进入动脉循环而有引发体循环栓塞的风险。若脑动脉系统发生栓塞,则表现为脑卒中或 TIA(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在临床中,医生碰到的卵圆孔未闭案例并不少见,但百姓对卵圆孔未闭了解并不多,也没有认识到它的致病影响。心内科医生提醒广大市民,如发生脑卒中或者偏头痛,在就医时检查显示没有明显脑血管病变,就要注意是否存在卵圆孔未闭的可能性;一旦确诊为卵圆孔未闭合并偏头痛、逆行性脑卒中等,应及时治疗。
既往治疗卵圆孔未闭需进行开胸手术,创伤大、花费多、风险大,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近几年来介入封堵治疗成为主流。大量临床实践证明,介入封堵术永久性关闭卵圆孔更安全、便捷,可有效防范脑卒中再发,根治或缓解偏头痛症状,提升患者生活质量。
(, 下载次数: 15)
上传
点击文件名下载附件
来源:乐清市人民医院
欢迎光临 乐清上班族网 (http://bbs.5iyq.com/)
Powered by Discuz! X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