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吮指习惯: 一般认为,在2岁以前的吮指不属与口腔不良习惯,但这个动作持续到3岁以后,就可能产生不良后果,导致明显的错颌畸形。吮指时,将手指放置与正在萌出的上下前牙之间,会阻止前牙正常萌出,使前牙前突形成深覆盖或呈局部开(牙合)。做吸吮动作时,两颊收缩使牙弓狭窄,腭弓高拱,出现上前牙前突,开唇露齿。另外,手指压在腭弓上,还可能使其凹陷,妨碍鼻腔向下发育。 2. 吐舌习惯: 吐舌习惯多发生在换牙期,如口腔中有松动的乳牙或刚萌出的恒牙,有些儿童常用舌尖去舔,日久会形成吐舌习惯。此外,吐舌习惯也可继发于其他口腔不良习惯,如异常吞咽习惯等。吐舌习惯由于将舌顶在牙的舌侧,增大了舌肌对牙的压力,使前牙呈开(牙合)状。这种习惯若同时发生在上下前牙可形成双颌前突,若舌肌的压力分别抵在上下颌前牙舌侧,前者可导致上前牙唇向倾斜,形成深覆盖,后者可导致下前牙唇向倾斜,甚至形成反颌(地包天)。 3. 异常唇习惯: 异常唇习惯中,咬下唇习惯发病率居首位。咬下唇增加了推前牙向唇侧及下前牙向舌侧的压力,妨碍下牙弓及下颌向前发育,下前牙出现拥挤,同时使上前牙向唇侧倾斜移位而出现牙间间隙,使牙列稀疏。前牙形成深覆盖,深覆合,上前牙前突,下颌后缩,开唇露齿,前牙切割和发音功能障碍。至于咬上唇习惯者较少见,可形成前牙反颌(地包天)。 4. 口呼吸 口呼吸常由于过敏性鼻炎、鼻咽结构异常、扁桃体肥大或上呼吸道感染等原因而引起。由于张口呼吸破坏了口腔、鼻腔气压的正常平衡,影像了口腔和鼻腔的正常发育,口腔气压加大,而鼻腔相对气压减小,致使鼻腔不能向下扩展,而造成腭盖高拱。又因口呼吸时,两侧颊肌压迫牙弓两侧,妨碍了牙弓宽度的发育,形成牙弓狭窄,上前牙前突,患儿的颜面部表现开唇露齿。为了扩大鼻咽通道,经常将头抬起前伸,下颌被牵引向下,下颌下垂,久之可发展为下颌后缩畸形。 5. 偏侧咀嚼习惯 牙弓一侧有严重的龋病,多数牙缺失或者严重错位牙,都可能迫使患儿废弃患侧咀嚼,形成偏侧咀嚼习惯。患侧因无咀嚼功能刺激而发育不足。久之,面部两侧出现显著的大小不对称,废用侧的牙齿因无咀嚼功能的自洁作用,致使牙石、牙垢堆积,容易产生牙周组织疾病。 来源:乐清市妇幼保健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