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清上班族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4548|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讣告!乐清籍巨星陨落!

[复制链接]

174

主题

1018

帖子

1186

积分

小二

Rank: 4

积分
1186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梦与她m 发表于 2024-4-9 10:06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来自: 浙江省温州市 电信

沉痛悼念张鹤鸣同志

    中国寓言文学研究会原副会长张鹤鸣同志因病医治无效,2024年4月3日在杭州逝世,享年86岁。
    张鹤鸣同志是著名的寓言作家,在寓言领域以戏剧寓言著称。张鹤鸣同志为中国寓言文学的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我们沉痛悼念张鹤鸣同志。

                           中国寓言文学研究会

                              2024年4月6日


张鹤鸣(双羽),浙江乐清大荆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中国寓言文学研究会原副会长,温州市儿童文学学会会长。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曾被授予“全国优秀文艺工作者”和“中国当代寓言家”称号。

创作各种文艺作品五百多万字,编著出版《海国公主》等专著五十多本。获得中国“曹禺戏剧文学奖”三次,“金骆驼奖”创作一等奖二次,二等奖、三等奖各一次,获文化部“群星奖”金奖、优秀奖各一次,央视优秀节目奖及省级以上奖励五十多项。寓言剧选集《喉蛙公主》获中国当代寓言名著奖,《绿叶对根的倾诉》获中国当代寓言名篇奖。


《海国公主》演进中南海

  张鹤鸣,笔名双羽。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原中国寓言文学研究会副会长、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他与妻子洪善新是我市儿童文学事业的先行者之一。

  1984年,金江、彭文席、叶尚义等人在我市组建儿童文学研究小组。“金江先生是我高中时期的班主任,他参与筹建中国寓言文学研究会后,就一再催促我为繁荣儿童文学事业多作贡献。”张鹤鸣说,当时,我市从事儿童文学创作的作家寥寥无几,正在越剧团担任编剧的他尽量将创作的重心偏向校园剧和童话剧。


创作于1985年的《海国公主》就是成功的典型。“《海国公主》是根据安徒生童话《海的女儿》改编的,当时真没有人敢把外国童话搬上越剧舞台,上演这出戏也遭遇了巨大的阻力。”张鹤鸣说,为了创作《海国公主》,差点把女儿都写“丢”了(女儿生重病好不容易才抢救回来)。另外,剧团里的反对声音此起彼伏。
  在顶住重重压力后,《海国公主》成功上演。找不到现成的马靴,就用高筒雨靴画上图案来替代;要演外国人,又没有染发剂,只好用腌制咸蛋的黄泥拌上香蕉水代替;小演员们每天坚持穿高跟鞋练习华尔兹,脚上都磨出了水泡……
  1985年,《海国公主》参加浙江省第二届戏剧节荣获18项大奖,引起轰动。此后,喜讯频传。
  1986年5月26日晚,中南海怀仁堂飘扬着越剧悠扬的旋律,光彩照人的年轻演员正在演绎《海国公主》的故事……次年,凭借《海国公主》,市越剧团演进了中南海,受到了中央首长及首都观众的高度赞扬。
成立儿童文学创作队伍
  “很小很薄的一本,还能闻到油墨香。”说起《小花朵》,不少“70后”、“80后”还有深刻的印象。对于那个年代的中小学生来说,儿童文学双月刊《小花朵》也许是最主要的课外读本之一了。


△  张鹤鸣(左七)与读者合影


  “当时,金江先生创办《小花朵》,就是要为广大中小学生提供写作和阅读的园地。他去了杭州创办《寓言》期刊后就由我市文联续办《小花朵》。”张鹤鸣说。没多久,他被推荐为市文联主席,办好《小花朵》便成了他的责任。
  但在接办《小花朵》中遇到不少困难,于是,市文联与市教育局开展合作,提高发行量,鼎盛时期每期发行量达到7.5万多册。
  当时,金江一次次风尘仆仆到瑞安帮助作者加工作品;原《小花朵》编辑郑乾有出国后,不断汇款支持活动开展;瑞安籍荷兰华侨虞桂莲女士也为儿童文学事业慷慨解囊……“小花朵”盛开在我市各处校园里。
  张鹤鸣说,以《小花朵》为园地,我市的儿童文学活动有声有色地开展起来。同时,我市组建了儿童文学创作队伍,培养了许多文学新人。如今,当年阅读《小花朵》的学生们走上工作岗位,他们从参加中小学生的儿童文学大赛中成长,先后在大学生和中小学教师的寓言大赛中脱颖而出,成为我市儿童文学的新生力量。

让瑞安寓言更上层楼
  我市儿童文学蓬勃发展,其中寓言文学尤其引人瞩目。张鹤鸣便是我市寓言文学的代表人物之一。
  从1996年第一本寓言集《刚长腿的小蝌蚪》出版,他先后创作、出版了《老猪减肥》、《醉井》、《喉蛙公主》、《角马公主》、《绿叶对根的倾诉》、《老狼跳崖》等一系寓言专著。2007年和2008年,中国寓言文学研究会和中国儿童文学研究会等5家单位先后2次为张鹤鸣举办“寓言文学”和“儿童文学”个人作品研讨会。在张鹤鸣和我市众多儿童文学作家的推动下,2008年,中国第一个寓言大市落户我市,八大寓言创作基地在我市建立。
  在张鹤鸣看来,培养儿童文学创作人才刻不容缓。退休后,他与妻子创办了文艺创作培训学校,在教授孩子们写作和阅读之余,鼓励他们多写寓言作品。
来源:中国寓言文学研究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8

主题

350

帖子

762

积分

小二

Rank: 4

积分
762
沙发
Shun顺 发表于 2024-4-9 16:38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浙江省杭州市 移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乐清上班族网 ( 浙B2-20100310-1 )

GMT+8, 2025-9-20 04:59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