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生活中,患者可能会因各种生物因素的影响,患上“狭窄性腱鞘炎”,导致手指无法伸直。而对于“先天性狭窄性腱鞘炎”患者来说,由于此症多发于单侧大拇指,他们甚至无法完成“点赞”这个简单的动作。近日,人民医院超声医学科陈仕宇副主任医师利用可视针刀技术,为一名4岁女孩完成了“先天性狭窄性腱鞘炎”微创手术治疗,让她顺利竖起了大拇指。 该患儿小琪琪(化名)家住温州,从小被确诊为“先天性狭窄性腱鞘炎”,导致大拇指无法伸直,影响了生活和学习,家长因此烦恼不已。近期,其家长通过网络渠道,打听到乐清市人民医院开展了超声可视针刀技术后,特地从温州市区过来寻求帮助。 陈仕宇医生为小琪琪做了细致的查体评估,发现她大拇指肌腱被先天性增厚的滑车韧带卡压,导致拇指肌腱嵌顿粘连、无法伸直,可以进行微创手术松解。为了让小琪琪获得更舒适的治疗体验,陈医生为她制定了一套个性化日间微创手术治疗方案,在麻醉方式上,采用了利多卡因胶浆皮肤涂抹1小时表面麻醉衔接局部浸润麻醉,使疼痛感觉最小化,并让小琪琪坐在母亲怀里,看着“小猪佩奇”的动画片,减少紧张感。
手术开始后,陈医生在小儿专用小线阵超高频探头引导下,运用一把儿童型号的小针刀,通过极为精确可视影像介入技术,对小琪琪增厚的韧带和粘连的肌腱进行了切割松解。术中,小琪琪非常配合,手术仅10余分钟完成,术后手部仅留一小针眼。 手术中 手术超声图像
手术后,陈医生让小琪琪尝试着做一个“点赞”的动作,小琪琪当即就轻松完成。家长见状表示非常开心:“她从来都没完成过这个动作,真的太好了!”术后留观1小时后,小琪琪在家长的陪伴下返回温州,整个日间手术就医过程体验舒适便捷。
01什么是狭窄性腱鞘炎? 在生活中,患者有时会遇到手指不能伸直的现象,叫做“狭窄性腱鞘炎”,也叫“扳机指”“弹响指”。原因是受到各种生物因素的影响,肌腱周围的其中一条或多条腱鞘出现肿胀增厚,就会卡压内部的肌腱,导致手指活动受限、弹响或疼痛。 “小儿先天性狭窄性腱鞘炎”好发于拇指,尤其以单侧拇指常见,该病的特征性表现是手指关节屈曲畸形,主动伸直活动障碍。在婴幼儿阶段,孩子多喜欢攥着小拳头,所以此病表现十分隐匿,直到6月-2岁年龄阶段,家长多在无意间发现孩子的拇指不能伸直而来就医。在3-5岁年龄阶段,患儿的关节囊会出现挛缩,骨关节随之发生适应性生长,到了成年阶段会出现拇指的严重畸形,对正常工作与生活造成一定困难,比如正确握笔或持筷等。而且手指畸形和活动障碍还会使孩子产生自卑心理,影响儿童的身心发育。对于经过观察随访、手法按摩等保守措施仍然无法缓解的患儿,需要手术治疗。
02狭窄性腱鞘炎的手术治疗 手术治疗包括切开松解手术和可视针刀松解手术。切开松解手术需要患儿在全身麻醉下进行;可视针刀是指在超声影像设备的监视下,用一把和注射器一样细的刀具,对增厚的腱鞘进行微创松解。可视针刀松解手术已在临床应用10余年,创伤更小、恢复更快,尤其是应用于小儿先天性狭窄性腱鞘炎,颇受家长们青睐。人民医院为国内较早开展超声监视下可视针刀手术技术的医院之一,超声微创介入团队已为多例患者提供了诊疗服务。
03乐清市人民医院超声微创介入团队介绍 乐清市人民医院超声医学科是浙江省县级医学龙头学科,科室开展超声介入项目十余年,建有独立的超声介入手术室,拥有GE LogiQ E9、Philips EPI-Q7等多台超声引导设备。成立了超声微创三级医师诊疗组,组内拥有具备丰富超声介入操作经验的医生、护士多名,开展了肿瘤微创消融、穿刺活检、脏器引流置管、肌骨超声可视化针刀治疗、各类囊肿硬化、输卵管造影疏通术、经食道心脏超声造影、神经靶向水分离治疗、关节液压松解术等众多超声微创诊疗项目。科室微创介入项目开展齐全,精细管理,高效运作,年均完成各类超声微创介入手术和操作3500台以上。
预约就诊方式: 可以通过医院公众号、小程序—预约挂号—介入治疗科—超声微创门诊
陈仕宇医生介绍: 来源:乐清市人民医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