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9日,在雁荡高速出口,乐清市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队的队员对一辆浙C牌照的大客车进行查处。由于该大客车驾驶员无法出示道路运输证,这显然是一辆非法营运的大客车。
为了杜绝此类危害乘客安全的违法行为,市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队一直在进行严厉打击。最近,他们用上了“数字打非”硬核技术——浙江省道路客运数字打非管理系统,把随机撒网的工作模式,变为多方联动、全域布控,不仅能够精准打击,更能做到露头就打。
执法人员检查大客车。俞文汝 摄
“黑车”露头就打 连日来,市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队采取线上线下联动、市县两级联动工作方案,靶向发力,精准执法,连战连捷,10月27日—29日仅三日查获了3辆涉嫌非法营运大客车,深化了道路客运“数字打非”工作,有力震慑了非法营运市场。
10月29日14时29分,涉嫌非法营运的浙CL3186触发“浙江省道路客运数字打非管理系统”报警,该车当时位置在台州临海高速段,温州市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队根据行程路线,预判该车为旅游包车、原路返回,预计15时05分—15时25分从雁荡高速口或乐清高速口驶出。乐清接到温州下达联动作战指令,启动市县联动方案,线上由温州市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队密切关注、实时共享车辆位置,线下由乐清市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队多点布控,分别在雁荡、乐清北、乐清高速口做好备警。 最终该车于15时09分从雁荡站高速口驶出,被乐清市交通运输雁荡综合行政执法队拦截查获。初步调查,车上有1名驾驶员和16名乘客,驾驶员未能出示道路运输证。
10月28日下午,涉嫌非法营运车辆浙CL8827触发报警,温州市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队预判该车16时50分至17时10分之间返回乐清,乐清市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队在乐清、乐清北高速口做好备警。16时10分,该车辆从花坦高速口进入高速,根据工作群实时发布的车辆动态位置,乐清市交通运输城区综合行政执法队紧急出动,于16时40分到达乐清高速出口做好布控,15分钟后在乐清高速口将其拦截查获。经查,车上有1名驾驶员和22名乘客,驾驶员未能出示道路运输证。
10月27日下午,涉嫌非法营运车辆浙CE9122触发报警,上午9时14分,该车从乐清高速口进入高速,10时25分从泰顺高速口下高速。乐清市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队对乐清大桥北、乐清、乐清北高速口进行布控。15时40分,该车辆从乐清高速口驶出,立即被执法人员拦截查获。经查,车上有1名驾驶员和12名乘客,驾驶员未能出示道路运输证。
目前,乐清共有8个高速口,每个高速口之间相隔不远,有不少嫌疑车辆有意变换路线行驶迷惑执法人员。乐清市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队非常重视“数字打非”工作,由队务成员、城区执法队队长赖天秀召集骨干力量进行打非问题分析会,认为单点布控效率不高,决定采取“一项任务、多点布控”的举措,增加布控点,扩大拦截面,争取“打非”工作取得突破。
据了解,7月份以来,乐清市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队通过浙江省道路客运数字打非系统数据库进行前期排摸,对全市所有的大客车通过大客车行驶的路线轨迹、高速卡口照片等数据信息进行分析研判,区分出疑似黑车,并添加到黑名单系统。一旦该类大客车触发预警,立即开展市县联动进行精准布控。
执法越发精准 记者从市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队了解到,正规的营运大客车需办理道路运输证、客运驾驶员要有从业资格证,车辆车况经过严格检查,上下客也必须在合规站点,乘客需要实名制购票,并经过安检才能上车。 然而一些贪图方便的市民,会就近在路边等候路过的大客车。一些大客车的运营者看中了这部分的需求,也经常会在马路边违反规定随意拉客,甚至一些非法营运的车辆也加入其中,存在着巨大的安全隐患。
今年6月,“浙江省道路客运数字打非管理系统”正式上线,通过跨层级、跨部门的多方数据融合,应用了人工智能、大数据、可视化等先进技术,构建了交通“数智执法”的新模式,通过数据融合、智能研判、分级预警、精准布控等方式,精确、高效地打击大客车非法营运、非法组客,以数字化推动执法流程再造,多方联动、全域布控,真正做到露头就打。
下一步,市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队将继续依托信息化技术,继续深入开展“数字打非”工作,通过线上线下指挥联动,精准布控执法力量,精准锁定查处违法车辆,提高执法效率,维护客运市场秩序,保障市民平安出行。
市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队提醒广大市民,一定要从安全出发,切勿贪图一时便宜和便利,搭乘私自揽客、无任何疫情防控措施、非法营运的车辆。若在出行中发现非法营运等违法违规行为,可拨打交通运输服务监督电话12328举报,共同维护道路交通安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