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年11月25日,第十六届育英教育改革与发展论坛在乐清市育英寄宿学校滨海校区报告厅举行。此次论坛围绕“博雅未来教育与师资队伍发展”这一主题,通过全体教师的交流与思想的碰撞,达成促进学校朝向更高发展的共识。
八点三十分,副校长黄海燕宣布论坛开幕。
浙江育英教育集团副董事长周凡之视频致开幕辞。周副董提出教师要用未来的眼光接纳知识,做学生成长的设计师、分析师、咨询师。未来教师不一定是无所不知的知识权威,但一定是充满温度的引导者和陪伴者,是学生精神成长、情感发展和人格完善的领路人。
上午的论坛由督导室主任李颖方主持。
全体老师观看了斯坦福大学教授蒋里和北师大资深教授顾明远的视频报告。两位教授在报告中指出未来是大数据、人工智能时代,作为教师我们该如何设计学习,才能让我们的课堂指向解决问题,让我们的学生更具备核心竞争力是现在教师要思考的问题。
校长俞国平作《博雅未来教育:展望教师发展形态》主旨报告。俞校长回顾了学校办学28年的六个发展阶段,学校从拓荒者到引领者的不易与艰辛是每个育英人都要牢记的历史。在“教育是一种高尚的服务”这一办学理念引领下,近两年来学校共获30多项乐清市级以上集体荣誉,所有的一切汇聚成了学校品牌矩阵。
政策红利时代结束,运营红利时代开启。我们要借助博雅思考学生全生命周期的教育,引进新技术,建设未来教育“生态圈”;重构形态,加快从“事”到“制”和“治”的转变,用制度固化优势,并转化为治理效能;坚守一个立场——立德树人,把握一个核心——轻负高质,变革学教方式——设计学习,建设综合素养——学科跨界,深化制度建设——保障体系。顺势而为,拥抱变化,将学校建设为教育高地,推动学校品质的发展。
五位老师的倾情演讲将论坛推向高潮。钟吉光老师引用经典道明“先生”由古至今都是指具备大智慧之人,由此寄望在座的育英师者承前继后,传承家国情怀,把自己献给教育,成为现在乃至未来的“大先生”。
项卫飞老师讲述全国劳动模范张桂梅老师用生命诠释了师者仁心的真谛,让在场的每一位老师深受感动。
龚林艳老师用身边的事话身边的人,深刻感受到育英人身上有一种责任与坚守,有一份无私与互助,有一股专注与自觉,更有一泓温暖与包容。这是育英博雅之师的特殊气质。
鲍志明老师是真正的老育英,见证了育英发展壮大的历程。他向大家讲述了九三年创办初期的艰难事例,激励所有育英人一起带上信仰、无私、责任与担当,去追寻育英更美好的未来。
胡文旦老师娓娓道出连秀芬、刘新明、徐志椿、余伟旗四位育英先生们用智慧和汗水书写的故事,他们的默默坚守才成就了育英的辉煌,是吾辈的楷模!
下午一点半,小学分校副校长项耀作题为《博雅教育:未来学校生态圈建设》的报告。报告从未来学校的理解与实践,技术支持下的教育创新以及面向“未来”的博雅教育生态三个方面阐述了学校未来发展趋势。分享了国内外名校的运用尖端技术对学校以及教学的管理的先进做法,提出技术赋能下学校学教方式的转变,一定会推动教育教学的精准化的进程。
七位学科带头人就未来学校的学科建设发表了各自不同的见解。
陈传敏老师以一段小视频引出生活有另一种可能,继而让我们联想到很多“另一种可能”,这一抛砖引玉的见解引发了在场老师们的深刻思考。
吴永旭老师认为初中数学教学要尝试整合优化,重教法抓落实,回归教育的本心,让孩子们心中有光。
黄桂红老师提出育人始终是“未来学校”的出发点与落脚点,学习方式的变革是“未来学校”的重要标志。
陈庆同老师提出未来的初中科学教学,可借助虚拟现象让课堂更具交互性、沉浸性,让每个孩子参与其中,让科学更好的服务生活。
朱芳老师说,美育是一种思维方式,不是单纯的技能,作为一名美育工作者我们应以美育人,以美育才。
石峻老师心中的博雅体育教育的未来是实现每天一节体育课,“教会、勤练、常赛”成为常态化的体育课堂。
高芳芳老师从心理学的角度,阐释了未来博雅教育是给学生赋能,使其拥有让自己幸福的能力。
圆桌论坛由张虹主持。初中分校校长张标认为未来的教育更强调协作性,项目化学习会成为未来教育的主流。初中分校教科室主任聂国舟老师说,随着AI时代的到来,未来校园会启动全域大数据管理,个性化辅导以及自主学习的组织和管理将会成为未来老师们的主要工作任务。小学分校教科室主任万玉霜以“为教师发展提供哪些服务?”这一问题为话题,做出颇具前瞻性的回复与思考。校“未来教师学院”会不遗余力地支持老师们不断学习,为老师们的自我完善创造可能,同时也提出老师在奔赴未来的道路上应更主动的参与到自组织,自学习的队伍中来,让教研更具活力。徐雪松、杜鹃老师认为面对未来教育,学校在教师培训、班级管理的培训也应有分层设计和个性化的培训方案。让老师们在个性化的培训中成就最好的自己。
校长助理项桂云作论坛总结:在这个时代,人人都有两个竞争对手,一个是你的同行,另一个是你所处的时代。我们只有适应时代的变化,转变原有的发展思路,改变自己的教育行为,获得时代发展的素养,才能成为一位合格的未来教师。未来已来,时不我待,以梦为马,不负韶华。让我们在新时代中,抬头实干,开拓创新,勇毅前行,开创育英美好未来。
来源:乐清市育英寄宿学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