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特指出生时间≤28d的婴儿,由于机体各脏器系统尚未完全发育,体温自我调节能力较差,机体抵抗力较弱,相对容易引起感染,加之新生儿初次接触外部环境,较容易受外界各种因素刺激而出现哭闹、不配合喂养等情况,严重影响其睡眠质量及体格生长。因此,需要寻求更科学、优质的护理方法,有助于为新生儿的生长发育创造更为有利的条件。
鸟巢式护理是一种新型的护理模式,它使用“鸟巢”来模拟母亲子宫内的环境,使新生儿在外部环境中仍然保持类似母体的卷曲姿势。这种护理模式致力于满足新生儿的心理及情感需求,可以为新生儿提供一个更加舒适和安全的过渡阶段,帮助他们逐渐适应外部环境,减少紧张感和陌生感。 “鸟巢”式襁褓护理:①“筑巢”:选用柔软、无刺激的方巾将新生儿环绕围住,形成鸟巢状,大小及宽度依据新生儿肩宽、四肢长度、胖瘦程度等进行调整,需将新生儿全部包裹住,而且要便于新生儿呼吸,接口处需高于肩膀,并使用绑带或者胶带进行固定。②调整“鸟巢”:筑巢后,先将“鸟巢”预热至30℃左右与母体环境接近。将新生儿放入鸟巢时尽量屈曲侧卧,头肩部枕于接口处,臀部与背部要紧贴鸟巢。如新生儿有扭动不舒适,可进行适当的调整。③鸟巢护理:注意卫生保护,如因排尿排便弄脏方巾要及时清理并做好消毒,也要根据外界环境温度适当调整,让新生儿舒适。 1、增强边界感和安全感:鸟巢式护理在新生儿敏感阶段通过模拟母体子宫内的环境,使新生儿的身体被柔软的布料环绕,让新生儿感受到边界感,帮助减轻外界刺激,这有助于使他们感到安全和舒适。此外,这种护理模式还可以有效地维持新生儿的生理和肢体稳定,减少无意义的哭闹和消耗,改善睡眠质量。
2、促进胃肠道活动和生长发育:鸟巢式护理可以增强新生儿的吮吸反射和口腔满足感,从而提高新生儿的进奶量;且置于鸟巢中的新生儿可维持四肢自然弯曲状,有利于其消化系统的发育,增强母乳吸收能力,同时促进垂体激素分泌和机体的生长发育。
3、降低能量消耗:其仿生结构更利于新生儿体表热量聚集,并对其活动有所限制,减少了机体能量的消耗,从而促进生长发育。
4、减少并发症风险:这种护理模式可以降低新生儿皮肤溃破、呼吸暂停、硬肿等并发症的发生风险。
总的来说,鸟巢式护理是一种有益的护理模式,可以为新生儿提供更好的照顾和支持。这种护理模式不仅关注新生儿的身体需求,也照顾到他们的心理需求,是现代医学中一种人性化的护理方式。 来源:乐清市妇幼保健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