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清上班族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6686|回复: 1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乐清附近这些古老的林间小道,美得令人心醉!

[复制链接]

904

主题

935

帖子

1112

积分

小二

Rank: 4

积分
1112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大头蚊子 发表于 2020-11-19 11:18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来自: 浙江省温州市 电信


徒步、登山,
是现在这个季节最IN的出游方式,
虽然乐清的天气还未太凉,

但大自然已经渐渐感知季节的变换,
林间风光染上诗般秋意。
踏上林间小道,
总有一种让你心旷神怡的舒畅。
那些绝美的古道风景,
成为深秋徒步的不二选择。


马鞍岭古道

马鞍岭古道,又名石城岭,是雁荡山腹地灵岩、大龙湫两大景区的分水岭,位于雁荡山石城嶂向南延伸的山脊两侧。
明代乐清文人朱谏(号荡南)在《雁山志》里写:“马鞍岭,一名石城岭。在能仁寺东北五里许,逾岭至灵岩寺。岭背石,状如马鞍,故名。”清代文人施元孚也在《雁山志》里说:“马鞍岭,岭为东西谷中界,北有大石嶂,故又名石城。人行背上,一望十余里,皆丹峰翠巘,最为伟观。”旧时,马鞍岭以东称雁荡山的东内谷,以西则称西内谷。
从东往西行,岭的起点是雁荡镇上灵岩村,终点为能仁村三官堂自然村,岭长1700米,海拔高度335米,相对高程160米,路宽2米,为块石路面,拼砌精细,石级规整。


沿途景点:灵岩景区、大龙湫景区、纱帽峰、观音峰、常云峰、芙蓉峰、岭下红枫、上山鼠、灵猫捕鼠、息征亭、石城嶂、镬灶门

1983年2月3日,我国著名的古代建筑史学专家张驭寰先生在马鞍岭古道上的题字:“雁荡风光好,龙湫蔚奇观”。

线路指南:
G15沈海高速→清江/雁荡山出口→G104国道→白芙线→上灵岩村


岭窟古道

古道沿路的惆怅峰。陈伊丽 摄

     岭窟古道,位于永嘉与乐清交界,即乐清虹桥的最西端与永嘉县花坦的东边接壤处,起于淡溪镇埭头村,经岩上唱,终于永嘉县岭窟村。古道全长2.56千米,东西走向,宽1.2 米,路面由块石砌成,属民间古道。
    太平岭有摩崖石刻:“太平岭——蒲岐宣铎”,据《蒲岐镇志》载,太平岭系明代蒲岐人宣铎捐资建造。太平岭至岭窟是花坦通往乐清的延伸古道,由此可见岭窟古道也建于明代。据说最初是盐道,可通达江西玉山。
    古道起点埭头古称埭俅,系宋代古村。自然与人文资源很丰富。其四周风光秀丽,奇峰林立,异洞遍布,幽壑随处可觅;古道边古木森森,深秋初冬之际红枫染霜,二三百年的枫树不下十棵;秋天银杏橙黄——900多年树龄的古树被誉为乐清 “银杏王”。

埭头村口的群笋峰。陈伊丽 摄


古道全程穿溪绕行,水瀑交替,古宅古树绿草相趣,道宽平缓,风景宜人,美不胜收!

太平岭古庙。陈伊丽 摄

线路指南:
G15沈海高速→下虹桥/蒲岐出口→虹南线→飞虹路→淡溪镇→淡下线→埭头村

西岭古道

陈钊摄

西岭古道,位于乐清市芙蓉镇内,南北走向,南起小芙包宅村北山脚,北至雁湖上垟村前山脚,全长3.6千米,宽约1.4米,岭高300米左右。在岭头山凹处,有一分路向东约2千米,通往雁荡能仁村杨树坑自然村。西岭是雁湖双坑、上马石、上垟等地与能仁、小芙片区这三地互通的民间交通要道。

陈钊 摄

清乾隆《雁荡山志》记载:“西岭,在能仁寺西,由羊瑞坑度岭出长徼。”民间相传西岭初建于北宋年间,山上当时只有樵夫及庄稼人行走的小径。后雁湖、小芙一带人口渐多,交通频繁,野径被拓宽成正式的山岭。
古道盘旋山间,沿途林木茂密。山中主要有杉木、古柏、枫树、香樟、山毛榉等高大乔木,有赤楠、檵木、杜鹃、野木槿等灌木。

陈钊 摄

西岭的整体设计和工艺技术的确非同一般, 山岭依山势延伸,石阶盘旋,每级石阶高度约10厘米。转弯处弧度大,适合肩挑背扛者行走。整条山岭看上去很大气和从容,老人们至今还说,众多山岭中,西岭最“软脚”,意喻行走不十分费力。

陈钊 摄

上垟村为古道的终点,这里是著名的雁荡山西外谷景区,有梅雨潭、罗带瀑、西石梁大瀑以及芙蓉峰、雁湖岗等景点。

线路指南:
G15沈海高速→清江/雁荡山出口→G104国道→雁楠公路→芙蓉镇包宅村

坭山古道
航拍柏岩村。梁琳 摄

坭山岭古道位于淡溪镇西隅,起于柏岩村,止于坭山村,东西走向,全长4.35千米。相传古道建于清康熙年间,属于民间通道。
整条古道植被茂盛,沿路多溪流,大半路程溪水潺潺,格外清澈。

梁琳 摄

古道两侧树木高大,以松柏为主,沿路风光清幽,郁郁葱葱的罗汉松,由树构架如同穿越时空般的光影隧道。
据说,坭山以前又名“霓山”,因雨后初晴,群山呈现出虹霓的样子而得名。笔者从这地名典故里感觉到一种浪漫情怀,想象彩虹划过坭山梯田的场面,大自然馈赠给这山里村庄的独有浪漫。

梁琳 摄

古道终点就是坭山村,出了古道便到达坭山·东篱民宿,独特的门牌上写着“出则繁华,入者自然”,彰显民宿主人的处世之道。东篱民宿如同它的名字一样,在篱笆的环绕中静立,水池倒映着白色的房子,清新独立。


线路指南:
G15沈海高速→虹桥/蒲岐出口→淡溪镇→柏岩村
(自驾也可导航“柏岩村水库”)
南溪坑岭古道

南溪坑古道沿途的奇峰。陈伊丽 摄

南溪坑岭古道,位于乐清岭底与永嘉花坦乡交界处,起于岭底岩田村,途经马车鸟村,止于永嘉水岩村,全长3.86千米,宽1.宽1.5米,呈东西走向,最高处海拨429.4米。
该古道是永嘉通向浙南商贸重镇芙蓉、虹桥的必经之地,曾经繁荣非常。

马车鸟村。陈伊丽 摄

从乐清出发,穿岭底泽基往花坦方向,至岩田村寻村民问路,几乎人人皆知,可见该古道在珍上线通车前还一直在沿用。这是一段保存完好的古道,筑路石块依然坚固光滑,只是近年少了行人脚力的滋磨,有的已青苔初上了,总长不下2千米。
一路信步悠游,两侧时而可见芦花摇白,野菊耀黄,绿苔透霜,残柿如灯,竹荫夹径,远处云山叠翠,奇峰映黛。桥下清泉潺潺流过,是可放心直饮的那种。

龙子守望峰。陈伊丽 摄

顺着古道的曲折绵延,古道、古村、古树、古藤与古道热肠,让人备感人性的至纯与温馨。
期间经过“龙滚洞”,沿蓝色路牌步行30米入洞,但见雪白的银练沿石壁穿过石洞遄流而下,飞珠溅玉,泻入碧玉般的水潭中,溅起雪花朵朵。

龙滚瀑布外面。陈伊丽 摄


来源:[url=]乐清文旅体资讯[/url]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

主题

1332

帖子

2889

积分

小二

Rank: 4

积分
2889
沙发
华夏晨曦 发表于 2020-11-19 11:53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浙江省温州市龙湾区 电信
不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主题

4837

帖子

4837

积分

小四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4837
板凳
0ldfish777 发表于 2020-11-19 12:03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浙江省温州市龙湾区 电信
谁组织走一个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89

主题

452

帖子

492

积分

禁止访问

Rank: 72Rank: 72Rank: 72Rank: 72Rank: 72Rank: 72Rank: 72Rank: 72Rank: 72Rank: 72Rank: 72Rank: 72Rank: 72Rank: 72Rank: 72Rank: 72Rank: 72Rank: 72

积分
492
地板
娃嘻嘻 发表于 2020-11-19 14:36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浙江省温州市 电信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139

主题

1026

帖子

1957

积分

小二

Rank: 4

积分
1957
5#
Ria 发表于 2020-11-19 15:01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浙江省温州市 电信
走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2

主题

602

帖子

939

积分

小二

Rank: 4

积分
939
6#
咩咩咩咩咩 发表于 2020-11-19 15:01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浙江省温州市 电信
组团走一波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5

主题

4万

帖子

5万

积分

大二

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

积分
54186
QQ
7#
西米囊 发表于 2020-11-20 00:31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浙江省温州市 电信
让人很陶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主题

4837

帖子

4837

积分

小四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4837
8#
0ldfish777 发表于 2020-11-20 09:09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浙江省温州市龙湾区 电信
来,走一个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

主题

97

帖子

241

积分

小一

Rank: 3Rank: 3

积分
241
9#
文文最帅 发表于 2020-11-20 14:55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浙江省温州市 移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主题

487

帖子

789

积分

小二

Rank: 4

积分
789
10#
清无鱼 发表于 2020-11-21 16:00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浙江省杭州市 移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乐清上班族网 ( 浙B2-20100310-1 )

GMT+8, 2025-9-8 21:48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