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更好地配合疫情防控工作,3月25日,乐清市人民医院十四届一次职工代表大会暨十五届一次工会会员代表大会于线上召开。
会议下发了题目为《谋划新征程 展现新亮点 全力建设有温度的高水平现代化医院》的医院工作报告。报告总结了2021年度工作,提出了2022年党建工作要求和医院工作计划。会议还下发了《工会工作报告》《2021年度财务收支决算报告》《2022年度财务收支预算报告》《2021年度内部审计报告》等书面报告。
当天上午,各代表团正式代表分时段到门诊四楼大会议室领取资料,并投票选举产生了新一届工会委员、经费审查委员和女工委委员人员名单。下午,各代表认真审阅各项工作报告后,履行神圣职责,进行线上投票表决,通过了相关工作报告。
此次职代会还开放了网络提案书写通道,让职工代表为医院发展积极建言献策,体现代表们对医院发展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本次线上职代会虽然形式简单,但是起到了总结工作、分析形势、明确目标的作用,有助于鼓舞士气、迎接挑战,对促进医院持续健康科学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年来,面对繁重的改革发展任务和复杂的疫情防控形势,我院在市委、市政府和市卫健局的正确领导下,全面贯彻落实上级部门的各项决策部署,顺利通过三乙等级复评,圆满完成年度目标任务。医院党建、人才团队、医疗技术、质量管理、品质服务、院容院貌等都得以不断完善,充分展现了乐医智慧、乐医担当、乐医能量。
(一)牢记初心使命,以党建引领医院高质量发展。
落实全面从严治党,持续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院党委切实发挥领导核心作用,医院全面落实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从严治党向纵深推进,不断完善“四廉体系”,清廉医院建设切实加强。党建工作与医院业务双融双促、共同发展,群众就医满意度不断提升。
(二)疫情防控常抓不懈,全力护航百姓健康。
全面压紧压实防控责任,层层推进落实,疫情防控能力不断提高。升级疫情防控领导指挥体系,严格落实各项疫情防控措施,实现闭环管理。服务能力进一步充实,扩建儿童发热门诊。积极参与院外服务,派遣200余人次参与市内服务点、隔离点防控工作,260余人次承担县域内紧急核酸采样任务,239人次护理人员参与隔离点核酸采样,4995 人次参与新冠疫苗接种。
(三)等级复评顺利通过,以迎评提升医院内涵建设。
在迎评工作过程中,通过政策保障、制度修订、软件配套、培训和应急演练、自查督查、PDCA比赛等措施,做到条款落实到现场,数据真实且严谨,人员知晓并掌握。2021年8月,评审组专家对我院进行综合考评,最终我院顺利通过复评。评审后,医院迅速组成整改小组,对每条专家意见均按PDCA的管理理念进行整改。
(四)普惠医疗全面推进,以服务提升患者满意度。
整合优质医疗资源,数字化改革精简就医环节,实现CT、磁共振平扫和普通B超检查“当日清”,完善了门诊“十大中心”。在市委市政府的扶持下,全职引进高端医技人才1名、博士2名;引进3D腹腔镜、4K高清腹腔镜、荧光腹腔镜等总价1.7亿元的医疗设备,高新技术顺利开展。智慧医疗持续推进,远程医疗服务中心上联10余家上海、杭州三甲医院,向下辐射至村卫生室,覆盖率达100%,被人民日报和央视《新闻联播》报道。
(五)健康服务水平不断提升,以实力提高医院影响力。
精准医疗、微创技术在医院进入高速发展期,开启了“微创外科”新时代,全年开展新微创技术20余项,其中浙南首例骨科机器人手术被学习强国平台报道;开展ECMO技术8例。急救能力不断增强,切实提升“院前急救——急诊多学科联合急救——急诊手术——重症监护”四位一体的现代急救模式,重点优化“急救五大中心”建设。
(六)科教研活力不断激发,以科技开辟发展新气象。
科研工作持续推进,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立项1项;省卫健委课题立项1项;温州市科技局项目立项13项。发表SCI论文10篇,一级杂志论文5篇;申报国家专利8项,开展横向课题5项。
(七)新时代医改持续强化,以管理展现医改成效。
医共体管理更趋同质化,医共体内双向转诊流程顺畅,加快影像、心电、病理三大中心建设,服务量达到30%以上。建成联合病房3个,全专科联合门诊增至32个,实现垂直管理。医保工作紧跟时代要求,电子医保凭证在全院推广使用,使用率达到50%,实现无卡就医。
(八)管理模式有序有效,以综合服务保障快速发展。
推行“大后勤”理念,成立后勤维修一体化中心。节水项目正式运行,获浙江省节水单位称号。实施“智慧停车”,新增智能收费和剩余车位数显示系统;重新规划院内车位和车辆行驶路径,建立科学合理的内循环。开展智慧点餐工作,提高病员和职工对膳食的满意度。
要做好今年工作、实现既定目标,我们必须高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深刻领会“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把握新形势,扛起新使命,锻造一支实干队伍,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一)加强党建统领,充分发挥党委领导作用。全面加强新时代公立医院党的建设,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牢固树立大局意识、卓越意识,深入推进红色领航“厚德精医”行动,树形象、展担当。
(二)加强党组织建设,引领精神文明新风尚。积极探索党建工作与科室业务紧密融合的机制,全面提升“四化”党支部建设。深入打造“一支部一特色一品牌”,持续开展“三红三亮”活动,切实发挥服务作用。
(三)加强队伍建设,提升干部职工履职担当意识。加强领导班子、干部队伍和人才队伍建设,做好党员发展工作,把好“入口”关,努力把业务骨干培养成党员,不断增强党的后备力量。
(四)加强清廉医院建设,营造风清气正良好氛围。全面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机制建设,压实两个责任,责任到人层层抓。强化重点领域、重点岗位和重点环节监管,加强职工廉洁教育,筑牢思想道德防线。
聚全力、重全局,紧抓一切有利机遇,着力在“品质医疗、人文护理、温暖医院”上下功夫,全力建设“有温度的高水平现代化医疗中心”,努力满足群众不断增长的就医需求。
(一)坚持常态化疫情防控,保障各项工作稳定有序。
继续绷紧疫情防控之弦,全面落实常态化疫情防控责任,推进疫情防控流程化建设,严格落实标准预防措施,储备防疫物资,提高信息化支撑水平,全面夯实疫情防控基础。增强医疗人员能力储备,建设一支反应迅速、战之能胜的疫情防控队伍,统筹常态化防控和应急处置,做到“平战结合”。
(二)推进全面质控,使群众享有更规范化的卫生健康服务。
继续优化质控工作标准,逐步健全质控体系建设。强化医疗质量内涵体系建设,全面落实18项医疗质量核心制度;强化手术管理,减少潜在医疗风险。改进护理质控方法,有效追踪质控效果;提升护理专科水平,全面提升职业素质;延伸发展慢性病管理、老年护理、康复促进和安宁疗护等服务,进一步推进“互联网+护理服务”。
(三)推进“医学高峰”建设,使群众享有更高质量的卫生健康服务。
进一步发挥已引进专家的作用,继续开展高端人才引进工作,重点招引学科带头人及各专业能培养为后备学科带头人的博士人才。稳步提高科研项目和高质量论文数量,争取省部级以上项目立项1-2项。进一步强化应急体系建设,持续优化“急救五大中心”。开启从健康体检走向健康管理新征程,逐步向“六位一体”的健康管理模式发展。
(四)全面推行“智慧医疗”,使群众享有更智能化的卫生健康服务。
加快智慧医院信息集成平台建设,争取新系统新平台于2023年3月前上线,建成基于电子病历的医院信息平台,通过更深入的智能化、更全面的互联互通,启动临床知识库建设,为医疗和管理提供辅助决策支持,逐步消除医院信息孤岛。
(五)全面推行一站式服务,让群众享有更便捷化的卫生健康服务。
充分运用互联网、云计算等新技术,着力优化服务流程,改进服务方式,提升服务绩效,真正实现患者看病少排队、付费更便捷、检查少跑腿、配药更方便。加大多学科联合门诊及多学科远程会诊中心建设力度,使患者得到最优化的综合治疗。继续扩大服务范围,提供“管家式服务”;推广医务社工和志愿者服务。
(六)全面推进医疗改革,使群众享有更有温度的卫生健康服务。
继续推进医共体建设,规范医共体医疗一体化就诊建设,完善转诊流程;增设成员单位当地所需专科医生的全专科联合门诊、白石分院联合病房,在分院开展新技术、新项目。简化医保病人外出转诊、特殊病种患者大病诊疗的备案审批程序,方便患者就医。实现慢病有效管理,提升基层医生健康服务能力,推进分级诊疗。强化疾病预防意识,提升各分院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水平,提高家庭医生团队的健康管理质量和管理效率,确保重点人群签约率达标。
(七)推行后勤一体化管理,保障医院健康可持续发展。
强化节能降耗,加强能源费用管理力度;安装“智慧用电”项目,保障全院安全用电。推进基础建设,加强医废管理,保持“花园式”环境。升级车辆智能化系统,纳入ETC系统优化付费模式,缓解大门出入拥堵问题。加强消防安全管理,组织开展线上消防培训及考试。
来源:乐清市人民医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