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清上班族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214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拒绝校园欺凌丨净化校园环境,打谣宣传进校园

[复制链接]

6355

主题

6359

帖子

7402

积分

小朋友

Rank: 1

积分
7402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乐清之窗 发表于 2024-4-3 16:32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来自: 浙江省温州市 电信
春风送暖 万物复苏
我们又迎来了新的学期
在这个春暖花开的日子里

        乐清市城南中学特别邀请到了法治副校长黄海敏警官于3月25日上午集会时,关于校园霸凌及打击谣言开展了相关的演讲。

校园欺凌

一.校园欺凌是什么
        校园欺凌是发生在校园内外、以学生为参与主体的一种攻击性行为,它既包括直接欺凌也包括间接欺凌。
        国务院颁布的《关于开展校园欺凌专项治理的通知》中,将校园欺凌行为定义为“发生在学生之间蓄意或恶意通过肢体、语言及网络等手段,实施欺负、侮辱造成的伤害行为”。

二.校园欺凌的主要类型

        1.身体欺凌
        这是最容易辨识的一种欺凌,是指肢体上的暴力,比如拳打脚踢、扇耳光、撕扯衣物等。除此之外,强夺财物、故意损毁他人物品也属于身体欺凌。

        2.语言欺凌
        语言欺凌指用言语对他人进行嘲笑、谩骂、起侮辱性绰号、诋毁等行为。

        3.社交欺凌
        指故意离间破坏同学之间的关系,如散播谣言、暴露他人隐私、损毁他人形象、孤立排挤他人等。

        4.网络欺凌
        通过网络或者其他信息传播方式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散布谣言或者错误信息诋毁他人、恶意传播他人隐私。

三.如何预防校园欺凌
        预防“校园欺凌”,应做到“三不”,即:不做受害者、不做欺凌者、不做附和者或冷眼旁观者。

        1.不做受害者
        (1)不携带较多的钱和手机等贵重物品,不公开显露自己的财物。(2)前往校园周边巷子拐角等校园欺凌可能多发地时尽量结伴而行。(3)与同学友好相处,宽容、理性、平和解决矛盾,不采用过激方式。(4)提升自我防护意识和防护能力,平时加强身体素质训练,以便在危险的时刻进行自保。

        2. 不做欺凌者
        故意殴打他人、暴力侮辱他人、暴力索取他人财物、故意非法伤害他人的行为有可能构成我国刑法中的寻衅滋事罪、强制侮辱罪、抢劫罪、故意伤害罪等。

        3. 不做附和者或冷眼旁观者
        (1)拒绝煽风点火,拒绝成为欺凌者的“帮凶”。(2)拒绝当事不关己的旁观者,适当对被欺凌者表达同情和关心。(3)在能力范围内施以援手,帮助被欺凌者。(4)及时向老师、家长报告,甚至报警。

网络谣言

一.网络谣言的类别
        1.网络恐怖谣言:指虚构恐怖信息或危害公众安全事件信息,引发公众恐慌,扰乱社会秩序,引起公众对政府管理的不满,影响社会稳定。2.网络食品及产品安全谣言:指捏造或夸大某类食品或产品存在质量问题,引起公众对该类食品或产品的抵制,导致该类食品或产品生产者、销售者损失。3.网络个人事件谣言:指针对某些个人而编造吸引眼球的虚假信息,侵害当事人隐私,给当事人造成负面影响甚至经济损失。4.网络灾害谣言:指捏造某种灾害即将发生的信息,或者捏造、夸大已发生灾害的危害性信息,引起公众恐慌,扰乱社会秩序和经济秩序。5.网络犯罪谣言:指捏造骇人听闻或令人发指的犯罪信息,引起公众愤怒、恐惧,引发公众对政府、政府工作人员或某些群体的不满,同时也影响当事人的声誉,扰乱他们的正常生活。

二.网络谣言的危害
        1.引发社会震荡,危害公共安全,损害公众利益。由于网络谣言的传播速度快捷,范围广,一旦一些危言耸听的谣言形成了一定规模,就会造成不良的影响,引起广大网民的慌乱,从而造成社会的不稳定。2.扰乱人们的思想、心理和行为。人们经常是为了一个虚假的谣言而表现种种不适当的行为,尤其是面对有关自己切身利益的谣传,人们就更加失去了理智,失去了判断力,从而从内心深处觉得这就是真的,一传十,十传百,到最后弄得人心惶惶。3.网络谣言误导社会舆论。流言、谣言似是而非,混淆了人们的视野,导致了人们对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的离心离德,污染了网络舆论环境,一些青少年社会经验不足,分辨能力、自控能力较弱,面对网络谣言,可能会对社会、对未来产生消极情绪,从而玩物丧志,放弃精神追求和事业进取。

三.如何辨别网络谣言
        1.文章发布的权威性。注意观察文章结尾是否有署名或标注出处,判断其是否由权威媒体或机构发布,避免被作者主观臆测带偏。2.内容观点的客观性。阅读时应注意文章是否存在夸大事实、以偏概全、断章取义、极端言论、文不对题等表达方式。3.浏览页面的健康性。部分平台为吸引关注,将色情、浮夸等类型的图片设置为封面或页面含有大量广告,网络小说链接等不健康内容。

四.面对"网络谣言",我们该怎么做
        1.谣言止于智者。不轻易传播未经证实信息;不随意转发、分享未经验证的消息。2.增强自我保护。提高个人素养,学习正确使用网络,辨别谣言。3.自觉学法守法。积极参与辟谣行动,主动辟谣,帮助澄清事实。4.举报谣言。发现谣言时,及时向有关部门举报。
来源:乐清市城南中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乐清上班族网 ( 浙B2-20100310-1 )

GMT+8, 2025-2-24 04:01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