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风送爽,天高云淡,校园里淡雅的紫薇花开了,飘荡着一股清新的气息。在这美丽九月,为了实现城乡教学共研、资源共享,推动城乡孩子共享优质教育资源,乐清市建设路小学迎来了“互联网+义务教育”三校结对研讨活动。
本次会议共分三个议程。
第一个议程,由乐清市建设路小学郑素春副校长总结两年来,乐清市建设路小学和雁湖希望小学结对的做法与思考。郑老师通过几个重要的时间点,向大家展示了两校结对帮扶工作的行动轨迹和发展路线;详细介绍了学校工作亮点《三步剧本,构建生动有效课堂》,该案例入围2019年省民生实事专项案例,并入选《技术赋能教育》一书。最后,郑老师在肯定两校工作成效的同时,提出了今后需进一步完善的工作。一、围绕学校课题,做真研究。二、完善硬件条件,实现双向互通。三、引入第三方软硬件,支持课堂反馈和评价。四、开设远程专递课堂,拓展帮扶形式。
第二个议程,三校研讨结对事项。雁湖希望小学卓蒙蒙校长,谈了与乐清市建设路小学结对,老师和孩子们获益颇丰,并希望能定时定点,参与常态教研活动,师徒结对等。柳市第十五小学朱仟飞校长,希望三所学校建成共同体,会积极配合乐清市建设路小学,调整时间,开展同步课堂,参与网络教研。乐清市建设路小学名师赵惠文老师、陈志燕老师、李炜老师,纷纷谈了“互联网+义务教育”实践以来的经验。教导主任吴鹏涨老师,谈了结对的建议,围绕乐清市建设路小学“自主学习”“精准课堂”等项目,常态推进校本研修;设定主题,开展个性化网络研修,促进三校互相学习和沟通。
第三个议程,林义校长就本次“互联网+义务教育”三校结对,提出了殷切的希望。一、提高认识。真正做好做实,将优秀的老师推出,把事情做扎实。二、明确任务。加强资源建设与应用,在线课堂、同步课堂、教学研讨要落实到位,线上线下做好交流。三、做好分工。各项工作各司其职。四、加强沟通。结对老师之间做好沟通。五、关注细节。对接事项,要细致、明确。
此次,三校结对研讨会,开展得非常顺利。本校五年级、六年级,继续与雁湖希望小学结对帮扶,本学期增加三、四年级与柳市镇第十五小学的结对帮扶。这只是又一个开始,“互联网+义务教育”我们一直在行动,我们建小老师秉承推动城乡结对帮扶,学校管理共进、资源共享、师生互动、差异互补,努力让城乡孩子,有更大的收获与进步!
三校将不断完善积累经验,实现异地同步互动,形成常态化同步课堂教学与网络教研的应用模式,依托互联网等信息技术优势,全面推进“互联网+义务教育”结对帮扶工作,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辐射面,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共建共享。
来源:乐清市建设路小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