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1 孩子持续发烧, 要当心腺病毒! 腺病毒,全名是「人腺病毒」(human adenovirus,HAdV),最开始是从健康人萎缩的扁桃腺组织当中分离培养出来的,所以才叫做腺病毒。
它并不是什么刚冒出来的新型病毒,和鼻病毒等其他病毒一样,都是儿童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最常见的元凶之一。
根据统计数据,在发热的儿童当中,腺病毒感染可以占到5%-10%。
换个通俗易懂的说法就是:
孩子的发烧、流鼻涕、咳嗽,都有可能是「腺病毒」导致的。
由于年幼的孩子缺乏相应的腺病毒保护性抗体,所以5岁以下儿童,尤其是6个月-2岁的婴幼儿,不仅是腺病毒的高发人群,而且一旦感染腺病毒,会比成人更容易出现重症感染和死亡!
02 出现这些症状,需要尽快就医 腺病毒的潜伏期一般为2-21天,平均3-8天。常见的表现就是发热、流涕、咽炎,还可能有结膜炎、胃肠炎和腹泻病等疾病。
有些症状看起来还怪吓人的,比如扁桃体发炎化脓、持续高烧等。但如果是轻症,基本1周左右就可以自愈,属于自限性疾病,做好对症护理即可,不用太担忧。
例如孩子发烧,可以服用对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鼻塞可以用生理性海盐水洗鼻等等。
但如果孩子出现了这些症状,还是要提高警惕,及时就医!
6月龄以下的宝宝:
· 3个月以下的婴儿,出现38℃以上的发热;
· 3~6月龄的婴儿,发热超过38.9℃,或体温不超过38.9℃,但异常烦躁、萎靡或看起来很不舒服;
· 6月龄~2岁的儿童,不明原因发热超过38.9°C,且超过24小时没有退烧。
其他年龄段的孩子:
· 口腔、直肠、耳内或前额温度 ≥ 40°C;
· 腋窝温度 ≥ 39.4 °C;· 持续发热超过5天;
· 发热引起惊厥;
· 精神萎靡或异常烦躁、黏人
· 持续呕吐,或拒绝摄入任何液体,超过 6 小时没有小便;
· 出皮疹。
03 腺病毒是怎么传播的 可以提前预防吗? 腺病毒的常见传播途径主要有3种:
飞沫传播:是呼吸道感染腺病毒的主要传播方式
接触传播:手接触被腺病毒污染的物体或表面后,未经洗手而触摸口、鼻或眼睛
粪口传播:接触腺病毒感染者的粪便
⚠️水传播:接触被感染者污染的水源
尤其要注意“水传播”途径,高发场所是被腺病毒污染的游泳池,也称“游泳池热”。
此前就有过相关报道:乐山一游泳馆 140 多个孩子游泳后高烧,多名孩子被检测出腺病毒阳性。
可以提前做预防吗?
目前,腺病毒还没有疫苗,也没有针对它的特效药。
而且,腺病毒没有所谓的“高发期”,它可以在世界各地一年四季传播。
所以,对 2 岁以下的小宝宝,更建议做好“物理隔离”:
① 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不要共用餐具;
② 不要带小宝宝去人多的公共泳池游泳;年龄较大的孩子游泳,也要选择有「卫生许可证」的正规泳池;
③ 如果身边有人确诊感染,一定要做好隔离工作。
04 孩子生病发烧了, 怎么确定是否腺病毒感染? 腺病毒的发病症状没有太多特异性,要确诊还是得去做核酸检测或者抗原检测。
如果孩子有症状+检测阳性,就可以明确确诊;如果有症状但检测结果阴性,也不能完全排除。需要医生结合孩子的具体情况,综合考虑。
总而言之,腺病毒也不是什么“洪水猛兽”,了解它的特征,就能从容应对~
其实许多常见的疾病,大多数都要靠孩子自己的免疫力扛过去。所以,均衡饮食、户外运动这些好习惯一定要重视,娃的身体素质提高,不仅仅免疫力更强、少生病,也更有精力应对学习和生活上的挑战!
来源:乐清市妇幼保健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