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4月19日晚7时许,伴着遥渺的古琴声和箫声,一曲阳关三叠,在乐成书房响起。三位乐师,用精湛的娴熟的技艺,向来到箫音乐成文化节系列活动之全民阅读的读者们献上了乐成书房开馆后的第一音,也拉开箫音乐成文化节活动的序幕。
“乐清是全国唯一一个以音乐命名的城市,旧说乐成的命名有四种说法,一为王子晋在乐吹箫控鹤,故有乐成一名……”在乐成书房新装后的第一堂课,便请来了在乐清历史文化领域造诣颇深的陈绍鲁老师。通过讲解《箫音乐成》一书,将乐清地名的由来、乐清的山川走向、乐清的名人故事、乐清的传说为大家做了生动的讲述。据悉,《箫音乐成》一书经过八年多的精心筹备与编写,全书内容涵盖乐成的山水风貌、人文特色、历史建筑等方面,全书23万字,较为全面地展示了乐成街道的古往今来和地域文化,展示乐成之美,传承乐清人文精神。
“何人吹箫管一支,听到清韵悠扬,疑是当年仙子曲,太可惜了,只留下了这三句。”陈绍鲁老师对在座的说道。这三句诗留在北大街的北街堂戏台之上,原是联对,现在遗失了一句。虽只有三句,但足可见箫对于乐成的重要性;“虽说现在是乐成八景闻名,但根据考证,极有可能当初乐成有十景,据我所知,第九景应是六枫秋艳,有“着屐客来枫,叶留提秋艳句,吹箫人杳,石梁犹听沐泉声”对联为证。”在读书会上,陈老师通过一个个有趣的故事,用风趣幽默的语言时不时获得大家的欢笑和掌声。
在会中,陈绍鲁还为大家介绍了乐清各类姓氏的来历,对各乡镇街道的姓氏分布如数家珍。来自湖北的一位新乐清人陈先生听后不禁说道:“我所在的县城虽然与乐清历史久远程度不相上下,但文化的传承真不及乐清。因为喜欢乐清的这个文化氛围,所以我留在了乐清,已经十几年了。”
“小时候经常去东塔,却不知道东塔有何故事,听了陈老师的讲解,让我对乐清的过去充满了兴趣,一定好好看看这本《箫音乐成》。”一位00后的童同学在听完陈老师的讲课后,走上讲台对大家讲到。
来源:箫音乐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