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前,乐清市乐成派出所社区民警陈康乐带着乐清城东产业功能区(下称产业区)的巡逻队队员,一起向交警学习专业的交通手势,引来不少行人驻足观看。如今,这支编外的“交警”在当地交通治理中,尤其是上下班电瓶车出行高峰期时,起到大作用。
一个多月前,这支产业区巡逻队由社区民警陈康乐提议,产业区出资成立。平日里,队员们会在产业区内巡逻,协调解决工人乱卸货、乱停车等问题。而民警之所以想到让巡逻队参与疏导交通,源于一起偶然的事件。
原来,产业区内的工人大多住在城东街道新塘村,在新塘村和产业区中间有一条国道,工人们上下班都要穿过这条国道线。近年来,随着产业区发展,产业区内工人数量已达到4000余人,其中骑电瓶车上下班的至少2000余人。每逢上下班高峰时,国道线上川流不息的车辆遇上蜂拥而出的“电瓶车大军”,经常造成十字路口拥堵,各类小刮擦事故以及因此引起的纠纷也时有发生。
上个月因为区域停电,十字路口的信号灯无法正常使用,导致这里乱成“一锅粥”,幸亏巡逻队员及时赶来,参与疏导交通。过往司机看到巡逻队员们站在路中央大幅度摆手就停下,看见他们连连挥手就通过。就这样,靠巡逻队员们的几个简单手势,现场交通秩序很快便恢复了。
民警陈康乐看到这一幕后,脑中冒出一个想法,为何不让巡逻队员参与到交通治理呢?
为了让巡逻队变得更专业,陈康乐随后联系了乐清市公安局交警大队市区中队,相关负责人了解情况后,表示支持这个计划,除了派员对巡逻队进行交通手势培训外,还将调整产业区前面十字路口红绿灯的时间,保障工人们有充裕的时间过马路。后续还将为巡逻队员们配发头盔和反光背心,保障他们的安全。
如今,上下班高峰期时,在产业区前的这个十字路口,司机们都会看见3名身穿制服的巡逻队员,他们佩戴着红袖章,有效疏导交通、及时制止闯红灯的行人,在遇到简单交通事故时,协助拍摄现场照片,并帮助车主及时将车挪到马路边,保障交通通畅。他们的暖心行为,也获得了不少司机和行人们的点赞。
来源:文明乐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