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清上班族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4535|回复: 0

民俗文化进文化礼堂 黄坦硐新春闹龙灯

[复制链接]

6266

主题

6268

帖子

7089

积分

小朋友

Rank: 1

积分
7089
乐清之窗 发表于 2019-2-15 08:5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浙江省温州市 电信
微信图片_20180925171150.jpg
微信图片_20181129100831.jpg
微信图片_20180925171153.jpg
微信图片_20180925171156.jpg
微信图片_20180925171158.jpg
2月6日至8日,乐清市乐成街道黄坦硐文化礼堂新春民俗文化旅游节开展了最具特色的民俗非遗活动——闹龙灯活动。这几天,是村中最热闹的,全村男女老少都来参与一年一度必不可少的闹龙灯活动,而且更有来自全国各地的朋友们前来黄坦硐观赏。
微信图片_20190215084836.jpg
米塑是温州独有的民间传统艺术,拥有深厚文化根基,是温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龙灯经过的地方,黄坦硐文化礼堂的村民都会摆上颇有地方特色的 “香案”。那“香案”上的米塑,形象逼真,独具神韵。米塑以蒸熟的米粉团做的材料,在捣臼里捣好后,采用揉、捏、掐、刻、扮的方法,做出胚子,再用色彩在胚子上精绘成人物、龙凤、花鸟、走兽、水果等工艺品。正背两面还可以塑上四大名著中的戏曲人物,染上色彩后,惟妙惟肖。米塑作品主要靠手工将米粉和以颜料揉捏而成。有时也用骨制的形状不一的小刀具雕镂、装点人物的五官、衣褶,花卉的蕊、瓣、枝、叶等等。塑成后,涂上麻油,使其更显得流光溢彩,形象逼真。米塑大小不限,有的高达十几厘米,有的小巧玲珑,一般都用于春节时祭祖、祭冬。村中能有这手艺的人,都是年过七旬的老人,他们做起米塑,就像变魔术一样,左一捏右一捏,就变出一件艺术品了。
微信图片_20190215084844.jpg
民俗活动中,最吸引人的非首饰龙莫属!首饰龙,它堪称“一幅活生生的民俗长卷,一尊流动的雕塑”,起源于乐清沿海人民元宵节祈福用的龙船,至今已经有400多年的历史。它是一条精致的大龙,龙的身体分四层,外部用细纹刻纸装饰,内部楼阁上有70多个亭台,亭台内共有近300个人物,介绍的是古今生活,插秧、织布、磨米粉、碾米、耕田、打铁、算命等等。一个个人物形态各异,生动逼真,妙趣横生,逗人喜爱。更奇的是,每个场景的人物都是由宣纸糊成,用木架支撑的。现在的设备更加齐全了,还能用电,让场景中的人物动起来,仿佛真的走进了他们的生活,引人入胜,让人拍案叫绝。首饰龙这一民间灯彩游艺活动除了当地老百姓用来娱乐外,还蕴涵着人们的美好祝愿。乐清首饰龙也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微信图片_20190215084848.jpg
在展示首饰龙的同时,颇具特色的板凳龙更为黄坦硐文化礼堂营造了热闹欢腾的气氛。板凳龙又称梅竹灯, 是起源于江浙地区的传统民俗活动之一,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板凳龙长30米,它的龙头翘翘的,上面画着五彩缤纷的龙鳞,闪耀无比。龙身是由一节一节木板连成的,板与板之间用一木棍相连,上面镌刻着古装戏出人物,点缀着古香古色的花纹,每隔约一米处,会放置着一盏盏小花灯。夜晚,全村的青年男子、老汉,穿着统一的制服,抬着这条长龙,大家协调行动,节节相随,时起时落,穿来摆去。龙身上的三十多盏灯笼,也闪闪发亮,随之舞动。在暗暗的夜色中游动,像极了一条神龙降临黄檀硐村。
微信图片_20190215084851.jpg
今年正月初四,专程来黄坦硐下垟大宅观赏龙灯的20多名上海游客,他们也不禁竖起大拇指夸赞。
微信图片_20180925171202.jpg
微信图片_20180925171205.jpg
微信图片_20180925171207.jpg
来源:箫音乐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乐清上班族网 ( 浙B2-20100310-1 )

GMT+8, 2024-3-28 19:27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