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柳市镇后街社区振兴路的居民区有一个垃圾堆,已经存留了十年,乘着乐清市全国文明城市创建的东风,后街社区清理了垃圾堆。在后街开了几十年中医骨伤科诊所的陈金飞资助了1万元。他说:“我虽是永嘉大木山人,但柳市和我的家乡一样亲,我想为美丽柳市创建,贡献一份力量。”据街坊们反映,陈金飞很有爱心,经常为人免费治病,挂满墙壁的锦旗也证明了他的妙手仁心。 陈家世代为医,传到陈金飞已经是第六代。上世纪80年代初,陈金飞父亲将骨伤科诊所从大木山搬迁至柳市镇后街,几年后,陈金飞接管了诊所,开办至今。他的儿子也继承祖业,成为第七代传人。 前几天,一名初三学生在寝室午睡时,因室友高声打扰,他一怒之下,一拳击在墙上,导致右手第五掌指骨骨折。学生母亲带孩子到陈金飞的诊所医治,陈金飞给学生受伤的手掌打上药饼,妥善包扎,学生母亲请求陈金飞好好劝导一番孩子。陈金飞也觉得治好孩子的断骨容易,治他的坏脾气可是难事。他温言劝导孩子遇事不要急躁,要尝试用平和的方式去沟通解决,要听父母的话,体谅父母的不易。 陈金飞怕自己的劝导效果不佳,特去请来隔壁邻居陈绪立给孩子做思想工作。陈绪立是柳市中学的退休教师,曾长期担任未成年人犯罪的调解工作。陈绪立详细了解了孩子的学习成绩、校园生活、家庭关系等信息,对他进行了耐心劝导。 “多谢你们的劝导,孩子脾气比以前好多了,说话也有礼貌了。”学生母亲带孩子过来换药饼时感激道。 陈金飞对弱势群体与体力劳动者充满同情,常常给他们免费治疗。有一次,一名搬运工在工作时小臂手骨骨折,来到陈金飞的诊所。“他说自己刚来柳市务工,身上没钱,能不能赊账。我告诉他,安心把手养好,以后挣了钱再付医药费。”陈金飞说,虽然后来再也没有见到此人,但正所谓医者父母心,在别人困难之时,就应及时援手。 陈金飞的诊所旁边有一块七八十平方米的空地,十几年前建了一所公厕,当时陈金飞曾捐助3500元。后来因为公厕缺乏管理,臭气熏天,被拆除了,渐渐地变成了一个垃圾堆。“建筑垃圾、生活垃圾都有,夏天蚊虫乱飞,还有老鼠出没。周边的居民都不堪其扰。”陈绪立说。 “正逢乐清市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我们对这个垃圾堆进行了清理,运了三卡车垃圾。在空地上浇筑了水泥,作为停车场,可以停十来辆机动车。”后街社区“一肩挑”干部张庆龙说,非常感谢陈金飞对社区环境提升的大力支持。 “环境改善是对所有人都有好处的事情,当然要大力支持。在柳市生活工作三十多年,这里就是我的家。”陈金飞说。此外,陈金飞还多次支持大木山的修路工程,累计捐款7万元。 本文来源:文明乐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