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清上班族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259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痛悼!温州又一名人去世!享年77岁....

[复制链接]

610

主题

631

帖子

756

积分

小二

Rank: 4

积分
756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冬日私语 发表于 2024-5-18 11:11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来自: 浙江省温州市 电信
日前,温籍知名林风眠研究学者徐宗帅因病辞世,享年77岁。他长期致力于林风眠研究,被誉为国内拥有林风眠资料最多的民间“第一人”。今年3月,在他得知自己病危时,将自己收藏多年的林风眠画作及其他名家书法珍品无偿捐赠于浙江美术馆,这不仅填补了该馆的馆藏空白,也推动了对林风眠艺术的研究。



徐宗帅,1948年生,温州人,生前定居杭州。浙江美术馆学术委员会典藏委员会主任陈纬,也是温州人,与他是多年好友,“那天凌晨,我得知徐宗帅先生逝世的消息时,尽管心中已有所准备,还是十分沉痛。连月来,他面对病魔,从容安排生前的事,坦然面对死亡的临近,这其中的一幕幕萦绕着我,挥之不去。当他得悉自己身患绝症,决定把珍藏的6件林风眠作品和沙孟海、夏承焘写给他的书法无偿捐赠浙江美术馆,让人感动。”

陈纬回忆说:“3月28日上午,徐宗帅先生给我来了一次电话,说是作‘最后的告别’!他依然是声音洪亮,一点都不像是病入膏肓的人。他笑着说‘我必须让你最后留下一个好的记忆’,他知道后面的时间病魔会让他不能正常掌控自己,所以才给我打这个电话。我放下电话已是泪流满面。我与徐老师平时交流密切,他为人低调,学风严谨,品德高尚,我十分尊敬他。在以往的交往中,他给我看过他的一些藏品,特别是林风眠的作品,每次他会结合林风眠的生平、艺术思想进行分析,令我受益匪浅。”



今年3月,浙江美术馆人员在徐宗帅家中接受捐赠的作品。

林风眠(1900年—1991年),广东梅县人,中国近现代画家、艺术教育家。近几年,林风眠的作品在国内外拍卖会屡创佳绩,每幅约在500万元至800万元,有的单幅甚至超千万元。

今年3月,徐宗帅先生及其夫人庄丽青女士将他们收藏多年的6件林风眠画作及夏承焘、沙孟海书法作品无偿捐赠给浙江美术馆。其中6件林风眠作品分别为《睡莲》《风景》《仕女》《静物》《花卉》和 《故乡》,均是林风眠艺术生涯的精品力作,成了浙江美术馆的镇馆之宝,真实展现了艺术家独特的探索和成熟的艺术风格,更见证了徐宗帅先生“万里千寻,只为还世间一个真实林风眠”的研究历程。



林风眠彩墨画 《故乡》



林风眠彩墨画 《睡莲》

徐宗帅先生自小喜欢读书,喜欢书画,读初中时常去新华书店看书买书。就在那里,他从《小朋友》杂志上第一次遇到了“林风眠”。他曾梦想报考美术学校,成为像林风眠那样的画家。可是由于家庭成分原因,他的梦想被现实粉碎,只得去了新疆。经历了人生的风霜血雨后,他又回到温州。在为生活奔波的同时,他一直没有淡忘对读书和书画的喜欢。他在杭州生活在父亲身边时,曾向沈本千学习山水画,向沙孟海请教书法,向夏承焘讨教诗词。

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徐宗帅先生在朋友的影响下开始关注艺术品拍卖市场,留意起了林风眠作品,偶尔也上场露一手。特别是处于半退休状态的他,开始策划如何度过自己的退休生活。他决定将林风眠作为自己余生的一个课题,追寻林风眠的足迹。

徐宗帅先生对林风眠的艺术追求和生平事迹投入了近乎痴迷的热情,数十年如一日地在全球范围内追寻着林风眠的生活轨迹。有一次,他从偶然的机会中得知林风眠曾在巴西生活过,并立即启程前往巴西实地考察。无论是走访林风眠曾居住的地方,还是联络与之交集的邻居、亲朋好友、学生后辈以及相关历史见证者,他都不遗余力,积累了大量珍贵的第一手资料。



徐宗帅先生不忘家乡文化事业。去年7月11日,他专程从杭州来温,将他珍藏多年的一件胡适手迹,以他与潘亦孚两人的名义捐赠给温州市图书馆。此次胡适书法的入藏,不仅为温图馆藏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在温州文化界、收藏界也堪称盛事。当日他还捐赠了《江山如此多娇》《天意阁诗文集》《百年文人墨迹:亦孚藏品》《徐宗挥画集》等图书四种六册。其中《江山如此多娇》是一本英文图册,1964年出品,用于对外文化交流,收录全国名胜古迹风光图片数百幅,颇有收藏价值。

来源:温州都市报
声明
本文由楼主发布在乐清上班族平台,未经楼主许可,禁止转载,如有问题,可联系平台处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乐清上班族网 ( 浙B2-20100310-1 )

GMT+8, 2024-6-18 11:29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