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响应第26个“世界急救日”的“急救与气候变化”主题,进一步提高市民的急救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9月18日上午,乐清市卫健局、乐清市人民医院联合,在医院门诊大厅开展了一场急救知识宣传活动,用专业行动践行“救”在身边,为市民生命安全保驾护航。
活动现场,急诊科医护人员早早布置好了宣传展台,悬挂醒目标语,门诊宣传大屏播放急救知识,并摆放了急救知识手册、AED(自动体外除颤仪)模型及各类急救道具,浓厚的宣传氛围吸引了众多市民驻足参与。
“在气候变化影响下,极端天气引发的意外事故频发。掌握基本急救技能,能在关键时刻挽救生命!”活动伊始,乐清市人民医院急诊科主治医师周珍妮结合极端天气案例,生动讲解了急救与气候变化的关联,强调了日常掌握急救知识的重要性,瞬间点燃了现场群众的学习热情。随后,急诊科医护团队分成多个小组,围绕相关急救场景,开展了多维度的宣传与教学。
“双手掌根叠放于两乳头连线中点,垂直向下按压,深度5—6厘米,频率每分钟100—120次。”在心肺复苏(CPR)教学区,医护人员以人体模型为教具,现场演示按压与人工呼吸的配合节奏,手把手指导群众实操,并及时纠正按压位置、按压速度等方面存在的问题,确保大家掌握核心要领。
在海姆立克急救教学区,医护人员采用“石头、剪刀、布”记忆法,手把手向群众演示海姆立克急救法:“剪刀”是双手比出剪刀状,找到患者肚脐上方两横指处定位;“石头” 是一手握拳,拳眼对准定位点;“布”是另一手包裹拳头,快速向上向内冲击,每3—5次停顿观察。
在AED使用教学区,医护人员通过模拟演示,让群众直观了解从打开设备、粘贴电极片到按下放电按钮等一系列操作步骤。“原来AED使用起来这么简单,关键时候真能救命!”参与学习的市民王先生感慨道,他表示此次活动让自己收获满满,今后若遇到紧急情况也能更从容地应对。
活动期间,医护人员还向过往群众发放了急救知识宣传手册,内容涵盖心肺复苏、海姆立克急救法、常见意外伤害处理等知识,方便大家后续进一步学习和巩固。现场群众热情高涨,纷纷向医护人员咨询各类急救问题,医护人员均予以耐心解答,用专业知识和热情服务赢得了群众的一致好评。
此次“世界急救日”宣传活动,不仅让市民深入了解了“急救与气候变化”的主题意义,更有效提高了大家的急救理念和应急处置能力,真正将急救知识送到了群众身边。乐清市人民医院急诊科团队一直致力于急救知识宣传活动,坚持每年到学校、社区普及急救知识,为保障市民生命安全贡献力量,让“救”在身边成为守护生命的坚实屏障。
来源:乐清市人民医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