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乐清百岁老人首超100人,已达到124人。昨日是重阳节,乐清市政府相关负责人率队看望慰问部分新增百岁老人,给他们送去节日的慰问,并赠予“百岁寿星”牌匾。
据悉,乐清全市户籍人口131.49万,60岁及以上人口为23.82万人,占总人口的比重18.1%,其中百岁老人今年首次突破100人,达到124人。截至10月,乐清新增百岁老人49名。这是我市实施高龄老人补贴后,百岁老人增加最多的一次。新增百岁老人分布广泛,既有来自柳市(7位)、虹桥(2位)等强镇大镇,也有来自大荆、芙蓉等山老区。全市25个乡镇(街道)中,柳市镇新增最多。
为了让老人们安度晚年生活,乐清对高龄老人实施季度动态监测,向90岁到100岁的老人每月发放70元高龄津贴,100岁及以上老人每月发放长寿保健金500元。
来看看乐清这三位百岁老人的“长寿密码”
↓↓↓
1
郑兰:讲规律 常阅读
“水别放多了,我来放”,一位虽然满头银发,但面色红润的老人看着烧饭的阿姨出声道。这位老人是柳市镇上屋村人,名叫郑兰,今年已经102岁了。
“郑奶奶头脑很清晰,一点都不糊涂,除了耳朵有点背,身体没啥大毛病。她还经常叫我们去她家陪她吃饭,她亲自做给我们吃。”经常去看望郑兰的志愿者这样对笔者说。
志愿者还告诉笔者,郑兰年轻时是一名教师,育有一女,退休后就帮同样是教师的女儿带孩子。女儿多年前已经去世了,外孙女外孙常年在外工作,在去年下半年请保姆阿姨之前,郑兰都是自己独自生活的。志愿者还说:“阿姨来之前她都是自己打扫房间,自己洗衣做饭的。”
郑兰老人生活很有规律,每天都按时吃三餐,做什么都爱吃,有时候还喜欢吃些松糕等糯米制品。早上起床后喜欢先喝一杯水再吃早饭,“我还有一点点没看完,你们先在楼下等我一下”,身材娇小的郑兰戴着眼镜,站在二楼对楼下的志愿者们说。她喜欢看书,但不喜欢被人打扰,平日里还会帮邻居们做一些细活,手脚灵活的样子一点也不像已经102岁的老人。
2
汪春香:爱散步 闲不住
早上八点多起床,晚上八九点就睡,中午雷打不动要睡个午觉。午觉后喜欢出门散散步、晒晒太阳,在家前门逛逛,后院走走,这就是白石街道东浃村的103岁老人汪春香每天的生活。
虽然已年过百岁,满头银发,但除了眼睛有点看不清,背部有点驼,走路有时会拄拐杖以外,老人的思路还很清晰,衣服收拾得干干净净,看上去精神头很好。这位百岁老人仍将自己的生活打理得井井有条。
“我婆婆生活特别规律,一日三餐吃得不多,但要按时按点吃饭。她午睡的习惯已坚持了30多年,有时候在家里和老伙伴们聊聊天,有时候喜欢一个人出去玩,就是不愿意呆在家里。老太太特别勤快,在家里还会扫扫地,洗洗衣服,做事干净利索。”汪春香的儿媳妇钱兰芬说。
钱兰芬还告诉笔者,汪春香年轻时就特别能干,帮一大家子人洗衣做饭,年纪大了也闲不住,总要给自己找点活干,前几年还自己做饭吃,“我们几家就住在老人附近,平时都能照看着她”。这几年老人年纪大了,儿子儿媳们便决定轮流给老人做饭,三位子女每个月轮流做十天饭。
3
余余兰:粤越冬 食清淡
10月25日上午,十几名北白象镇老年协会代表来到大港村102岁老人余余兰家中,为老人理发、洗脚、剪指甲,送上节日的慰问红包,得到了余余兰家人和邻里乡亲的感谢和一致点赞。听村人说,这个老人挺“讲究”,年底都要去深圳过冬。
原来,儿女孝顺让余余兰晚年生活增添了不少幸福感,几乎每年冬天,在深圳发展的女儿孙宝微会将她接过去过冬,照顾几个月,等来年乐清回春气温上升了,再把老母亲送回来。余余兰80岁左右的时候,每年都会在儿女的陪伴下,到北京、杭州等各地旅游。
过去,余余兰靠种田、在大港小学附近摆摊卖文具和糖果维持生计,勤俭持家,拉扯五个儿子一个女儿长大。“家有一老,如有一宝”,现在,全家都以其健康长寿为荣。
余余兰的自理能力很强,平日里,米饭都是她自己从米缸里舀出来,清洗干净,放进电饭锅里煮熟,吃的菜则由几个儿媳妇轮流送到她家中,三餐井然有序。
儿子在村里开小卖部,余余兰就常出门走走,来店里坐坐。她耳朵灵光,视力正常,没有“三高”,腿脚也算灵便。说起老人长寿的秘诀时,其孙子孙驰告诉记者说,“奶奶最大的特点就是饮食方面少油,喜欢吃清淡的饭菜,可能这就是她长寿的原因吧。”
来源:乐清发布
|
|